文章分類
幼兒感官遊戲怎麼玩?在家就能輕鬆上手的玩法推薦
文章目錄
1. 感覺統合的練習
2. 專注力與情緒調節的培養
3. 動作協調發展
1. 視覺感官遊戲
2. 觸覺感官遊戲
3. 聽覺感官遊戲
幼兒感官遊戲是什麼?
幼兒感官遊戲是指透過視覺、觸覺、聽覺等多種感官刺激,幫助孩子在遊戲中探索環境、發展認知與身體協調的活動。這些遊戲可能是動手操作、觀察變化,也可能是聆聽聲音、辨認方向,重點在於引發孩子的感官參與,讓學習變得更自然直覺。
準備感官遊戲時,除了家中常見的素材,也可以搭配一些適齡的感官教玩具,提供更多元的感官刺激,有助於延長孩子的專注時間或提高參與度。
幼兒感官遊戲的好處?
感覺統合練習
在遊戲中接觸視覺、觸覺、聽覺等刺激,孩子逐步練習如何整合來自不同感官的訊息,這過程有助於大腦連結與適應能力的建立。
專注力與情緒調節的培養
重複的感官刺激與即時回饋,能吸引孩子將注意力放在當下的活動中,進而延長專注時間,也有助於情緒的調節與安定。
動作協調發展
感官遊戲提供豐富的操作經驗,幫助孩子練習手眼協調與身體控制,無論是小肌肉的靈活度還是大動作的平衡感,都能在遊戲中逐步建立。
居家幼兒感官遊戲推薦
在家中進行感官遊戲時,最容易著手的就是視覺、觸覺與聽覺,這三種感官的遊戲不僅素材取得方便,也很適合新手爸媽嘗試,更重要的是,它們對孩子的注意力、動作協調與感覺統合發展都有幫助,是入門感官遊戲的好選擇。
幼兒感官遊戲—視覺
有沒有發現,孩子總是被光影吸引得目不轉睛?這就是視覺感官遊戲的魅力——不需要太多道具,就能讓孩子主動參與,並在遊戲中訓練視覺追視、動作協調與創造力。
● 3歲以下:光影追視遊戲,帶動全身大動作練習
幼齡孩子對光影特別有興趣!你可以用手電筒照射透光積木,讓光影出現在牆面上的各個位置,引導孩子用手拍打光影或跟著它移動。這樣的活動能提升孩子的視覺追視能力,當孩子為了拍到光影而跳躍、轉身、移動,他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訓練大肢體肌肉與動作靈活度,提升動態平衡。

產品推薦: Weplay晶奇樂園
● 3歲以上:光影建構遊戲,訓練手部控制與空間概念
當孩子的手部控制與空間理解開始進步,就可以加入「建構」的遊戲元素。請他們用透光積木搭出不同造型,再用手電筒照射,觀察影子在牆上呈現的變化。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嘗試改變手電筒與積木之間的距離,觀察影子的大小是否跟著改變,體驗光影遊戲中「遠近會影響大小」的趣味現象。孩子一方面透過堆疊鍛鍊小手的精細動作,另一方面也在過程中提升空間概念、理解光影原理,還能激發更多創意與想像。

產品推薦: Weplay水晶魔法屋
幼兒感官遊戲—觸覺
孩子透過觸覺認識世界,是早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各種粗細軟硬、溫熱冰涼的材質,對孩子來說都是充滿驚喜的探索經驗。
其實,觸覺遊戲不需要太多複雜道具,只要善用家中隨手可得的素材——像是冰塊、米粒、乾燥義大利麵、毛球、棉花⋯⋯就能為孩子創造豐富的觸覺感官刺激。
根據年齡不同,我們可以設計更有層次的引導方式,讓觸覺感官遊戲不只是「摸一摸」,而是融入搜尋、配對、規則等目標導向的挑戰。這樣不僅能幫助孩子感受材質細節,也能練習目標搜尋、記憶力與分類,並在過程中強化手部控制與精細動作發展。
● 3歲以下:體驗多元觸感刺激,加入簡單的搜尋遊戲
對幼齡孩子來說,最重要的是體驗多元材質的刺激。你可以將家中的感官素材(像是米粒、豆子、乾燥義大利麵)倒入盆中,再藏入一些孩子熟悉的小玩具或感官石,讓孩子用小手慢慢翻找。 這樣的觸覺感官遊戲不只是單純的觸覺探索,更像是一場迷你尋寶冒險——孩子會在翻找中保持高度專注,手部肌肉也在無形中獲得鍛鍊,最後還能享受找到目標的成就感!

產品推薦: Yellow DOOR石心家家酒-蔬菜 、 Yellow DOOR石心家家酒-水果 、 Yellow DOOR石心家家酒-森林 、 Yellow DOOR石心家家酒-森林動物 、 Yellow DOOR石心家家酒-極地動物
● 3歲以上:加入配對與規則,引導孩子動腦又動手
當孩子對觸感已有基本認知後,就可以設計更有挑戰性的配對遊戲。每種觸覺物都準備兩份,混合後,讓孩子閉上眼睛,找出觸感相同的物品,摸索中不只能強化觸覺敏銳度,也能練習分類與細節辨識。
也可以在觸覺感官遊戲中加入像是「輪流摸一次」、「猜錯就換人」、「誰先找到幾組就贏」這類簡單規則時,孩子也在過程中學習等待、輪替與記憶,慢慢建立起規則理解與社交互動的基礎。

產品推薦:goki觸感對應盤 、BLUE RiBBON觸覺配對桌遊
幼兒感官遊戲—聽覺
在日常生活中,聲音無所不在,但我們很少刻意去「聽」。透過簡單的聽覺感官遊戲,不只能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與聲音辨識力,也能在遊戲中鍛鍊空間感與記憶力。只需要一點創意,家裡的樂器、鈴鐺,甚至是放進盒子裡的小物品,都能變成好玩的聽覺遊戲。
● 3歲以下:聲音搜尋遊戲,練習聽聲音找方向
讓孩子閉上眼睛,聆聽樂器、鈴鐺或拍手聲,猜猜聲音是從哪裡傳來的。可以從左邊、右邊、前面、後面輪流發出聲音,引導孩子指一指或轉過頭。這類「找聲音」的聽覺感官遊戲,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聽覺專注力與空間方向感,也讓他們在遊戲中練習反應與等待,適合在家中隨時進行,簡單又好玩。

產品推薦: BLUE RiBBON音樂搖鈴合奏組 、 BLUE RiBBON搖搖敲敲樂器派對 、 BLUE RiBBON木音敲敲琴
● 3歲以上:體驗多元觸感刺激,加入簡單的搜尋遊戲
當孩子的聽覺分辨能力越來越成熟,就可以試著進行聲音配對的練習。你可以拿不透明的容器,分別裝入米粒、豆子、鈴鐺、小珠子等素材,搖一搖讓孩子聽聲音,猜猜看哪兩個聲音是一樣的。這類聽覺感官遊戲不只訓練聽覺敏銳度,也能培養記憶力與注意力。

產品推薦: Weplay甜心派對 、 Weplay聽力積木
幼兒感官遊戲常見問題(FAQ)
Q1:幾歲開始適合進行幼兒感官遊戲?
0歲開始就能透過感官遊戲進行探索與學習。建議根據孩子的年齡與發展階段,選擇適合的素材與玩法,才能兼顧安全與學習效果,也讓遊戲更貼近孩子的發展需求。
Q2:如果孩子不感興趣怎麼辦?
可以從孩子最有興趣的感官切入,加入他熟悉或喜歡的元素。例如:孩子喜歡動物、又對聲音特別敏感,就可以一起玩「動物叫聲猜一猜」「動物在哪裡」的聽覺感官遊戲。透過陪玩與故事情境的方式引導,讓遊戲變得像在玩、而不是像在上課,孩子自然會更願意參與。
Q3:感官遊戲的素材要怎麼挑?
挑選家中素材時,年齡與安全是最需要注意的兩件事。對還在口腔期的幼齡孩子來說,建議選擇體積大、無毒、無小零件的素材,避免誤食風險。
除了日常素材,也可以選擇通過安全檢驗的市售感官教具,符合孩子的發展需求,也能重複使用、玩法也更有延伸空間,能夠陪伴孩子長期學習。
幼兒感官遊戲,不只是玩樂,更是學習的起點
只要從視覺、觸覺、聽覺,三種入門玩法下手,搭配家中素材或適齡的感官教玩具,就能在日常中創造豐富的感官刺激,提升孩子的遊戲意願,也自然引導他們練習感覺統合、發展認知能力與專注力。
這些看似簡單的幼兒感官遊戲,它們正是孩子建立學習力與探索力的關鍵基礎。對新手爸媽來說,不需要一次做到完美,從陪孩子玩開始,就是最好的第一步。